![]() |
|
当下,很多人想进入AI行业谋职。而在其中,文科人因为和 AI 之间隔着技术的壁垒,成为了转行难度看起来最难的一群人。
我们拜访了一些成功入职AI行业的文科生,发现文科生转行 AI,没那么难。他们说,当下踟蹰犹豫的人,可能会错过入行的最佳时机。
上岸
成功转行 AI 之后,思敏发现了很有意思的词 —— 上岸。
经过两个月自学,文科生思敏从设计师成功转行成为 AI 产品经理。她上网分享经验。帖子下,很多探讨文科生转行 AI 的网友,不约而同地使用了“上岸”这个词来形容成功转行。
在过往,称得上“上岸”的工作包括公务员、公办教师岗,或者考取研究生、博士学位。而在 2025 年伊始,这个词落在了 AI 行业的岗位上。
曾经,思敏差点儿落入水中,望着落水的同行久久不能上岸,心慌不已。
2023 年年底,思敏 26 岁,在苏州一家公司担任 UI 设计师。那时候,思敏感觉 UI 设计师的行业就像一艘半沉入海中的大船。裁员在业内蔚然成风,很多思敏认识的 UI 设计师因大环境不好遭遇裁员,思敏所在公司的设计部门也经历裁员只剩她一名员工。思敏的焦虑油然而生 —— 公司经营状况不佳,再继续裁员,她感觉自己也在劫难逃。
那些落入水中的同行,久久游不回岸上。思敏听闻有些认识的设计师,过了半年、一年都没有重新找到设计师的工作,这样的人并非个案。
是时候寻找下一站的方向了,思敏重新开启了她过往熟练的这套模式,开始寻找可以跳转的下一个领域。很快,她就注意到了 AI 行业正在冒头的价值。
当时,ChatGPT 在国外势不可挡地渗透人们的生活。UI 设计师们的微信社群里,不知何时开始,每天都会更新 AI 相关的最新动向。思敏那时候感知到,大模型在不断推陈出新,政策上,也对这个行业有越来越多的支持。
浪来了。思敏意识到,AI 就是蕴藏新机遇的朝阳行业。它不缺钱,也不缺机会,对于打工人来说,意味着如果能够跻身其中,收入和职业前景都不会差。
“反正要转行,不如试试 AI。”思敏在辞职之前,默默打定了主意,要去摸索如何转行 AI。
起先,思敏没有太大把握。在当时,思敏和很多人一样,认为 AI 是一种深远的高精尖科技,认为这样的公司需要的是理科甚至计算机学科背景的高材生,提供的岗位除了标记员,大部分是程序员、算法工程师这类技术门槛很高的工作。文科生几乎看不到就业可能。
学历一直是思敏内心的隐忧。她是文科专业,没有理科和电脑学科背景,加上是自考专科毕业,她不确定这个科技含量极高,如火如荼的新生行业,会不会留给她这样的打工人求职的空间。
不过,在检索了 AI 行业在北京、杭州等地开放的岗位之后,思敏看到了就业市场上一道隐秘的、通往坦途的窄门。
搜索结果显示,AI 行业不仅有大量新开放的岗位,文科生可以胜任。而且相比于其它行业的相同岗位,这些公司一般只要求应聘者有 AI 项目经验,放宽了对应岗位工作经验、学历等条件的要求。不像市场上很多传统行业公司,无论是中台、运营还是产品经理,大部分都要求 3 年以上工作经验,岗位也趋近饱和。
2024 年 4 月,思敏决定裸辞,开始为转行 AI 做准备。裸辞之前,她为自己设置了缓冲时间窗口,在设计师的日常工作中,利用 AI 工具参与工作。
辞职之后,思敏在互联网上报名了有关“AI”产品经理的网课。网课由一名AI领域的博主自制。可上了一段时间,思敏发现,课程的内容简单,没有太大用处。而后,她转为在互联网上寻找深度学习、机器学习的视频作为学习资料。
两个月的时间内,她在出租屋里研读这些共享知识,不求甚解,只求了解基础知识。
图 | 思敏在租住处
与此同时,她开始梳理自己的工作经历,制作面试简历。她以梳理两个自己的项目为主,着力于展现清楚自己负责的项目中,AI 是如何发挥作用。2022 年年底,思敏曾和朋友一起做了一个 AI 情感陪伴产品。思敏由朋友拉入伙,主要负责产品和设计。在过往的求职思路中,这部分经历可能会侧重设计工作中的作用,但在转行 AI 的准备期,思敏重新书写了这段经历的介绍,侧重于展现自己对 AI 应用的理解。
为了应对面试,思敏结合网络搜索结果,梳理了一套包含35道面试题的题库。自习之余,她梳理着这些问题的回答,在出租屋中反复模拟面试。
2024 年 6 月中旬,经过两个月自习,思敏开始向 AI 投递简历。陆陆续续地,这份精修过的简历,帮思敏获得了一些面试机会。
真到面试的时候,思敏发现,AI 行业发展得太快了。她根据互联网信息写就的题库,在两个月后展现出些许落后,面试时,面试官也能问出一些出乎她理解范围的问题。
印象最深刻的,是面试两家大厂的外包岗位时,面试官的问题,更侧重于考察候选人的产品思维。因为把精力集中于 AI 领域,这样的问题,思敏当时没有回答上来。
觉得尴尬之余,回家后,她把这些“真题”填充到题库中,认真作答后反复模拟,准备新的面试。面试的槛,常面常新。碰到聊得来的面试官,思敏也会主动询问对方对自己的观察和结论,根据用人方的反馈,优化对问题的理解和回答。题库越写越长。
终于,思敏遇到了一次问题全在她题库涉猎范围的面试。凭借面试中的优秀表现,思敏拿到了北京朝阳区,一家小型农业科技公司 AI 产品经理的工作邀约,成功作为一名文科生,挤进了 AI 行业。
图 | 思敏上班路上
成功上岸的关键
成功“上岸”之后,思敏将自己自学转行的经历整理成帖子发到了社交网络上。标明为文科生转行 AI 行业的成功经验,让思敏的帖子迅速地获得了大量关注,短时间内就获得了千条点赞、收藏,和将近二百条评论。思敏借此创建了转行经验交流群,到现在已经有 400 多人。
在思敏的观察中,关注这一转行经验的人们,年龄主要集中在 25 到 30 岁之间,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和杭州三座城市。思敏说,群里的人看起来更多是急着想要找到一根救命稻草的状态,而非生活状态不错需要转行AI提高收入为生活锦上添花。
时不时地,群里就会冒出有人询问大家,有没有找到工作。每一天,都会有人在群里抛出问题,询问如何应对转行 AI 遇到的各种难题。
在深幽的互联网上,这个交流群里的人们,像浮在汪洋中互相取暖的一群人。
群里的人们焦灼地想要“上岸”,有时候焦虑的情绪会在群聊中蔓延。几乎每天都会有群成员添加她的私人微信,询问“上岸”的经验之谈。“他们跟我聊天的时候,感觉像好不容易终于找到了一个愿意解答疑惑的人。”思敏说。
找思敏咨询的人中,在北京的文员张艺是特殊的一位。
张艺本科毕业于西班牙语专业,毕业后在一家互联网公司任运营岗 3 年。认识思敏时,张艺因辞职考研失败,正在重新找工作。她和思敏一样押宝在 AI 行业,也苦恼于自己的文科背景如何争夺 AI 行业的工作机会。
2024 年年底,张艺在社交媒体上偶然刷到了思敏“上岸”AI 产品经理的帖子。在贴子里看到思敏的容貌,张艺惊讶不已。她认出来这是几个月前,和自己一起报过AI职业培训班的网友。她们俩算老同学。
网课结束后几个月,张艺仍在徘徊着如何投简历、准备面试,而这位跟自己一样几乎 0 基础的同学,却已经成功转行上岸。
原来,张艺也认为那个价值 3000 块的培训班效果一般。课程结束后,张艺进入漫长的观望期。她一边兼职,一边准备运营的简历留后手,一边零零散散地学习一些 AI 和产品经理有关的知识。
在互联网偶遇“老同学”后,张艺联系上思敏,这一次,作为抢跑者的思敏给了她很多启发。
思敏给张艺发送了自己准备的面试题库和学习资料。数量不多,但思敏对张艺信心满满地说:这些完全够用了。
得知思敏的转行经历后,张艺感慨:“最重要的,是我的目标不坚定,害怕那一步。”
文科生转行 AI,其实没那么难。
张艺如今是一家智慧教育公司的 AI 产品经理。公司规模不大,张艺总结,得以顺利入行,并非因为自己在 AI 领域有多么艰深的理解,而是因为她在这家公司用AI落地的垂类 —— 教育行业 —— 有所积累。
张艺曾因普通本科的背景,在求职中屡屡受挫,对于转行 AI 更是没有信心。但思敏的故事让她发现,自己缺少的不是一纸文凭,而是对于自己职业发展道路的认真规划,和上进的决心。
准备好之后,张艺再次向转行 AI 进发。面试了若干个岗位后,她感慨自己过去一年错过了太多机会:“去面试小公司的时候我发现,他们可能也没有落地项目,他们实际上也没有懂那么多。”她开始认同思敏嘱咐她的:先上桌,最重要。
经过几次面试之后,张艺锚定了智慧教育行业的小公司,去做AI的垂直应用。
虽然张艺并不擅长理科思维,但是她在教育行业有所积累。由于张艺之前有教培机构的兼职经验,理解传统的教培行业的需求、目的和优缺点,再加上很多这一领域的公司急需用人,张艺很快也找到了 B 端 AI 产品经理的工作,顺利“上岸”。
在转行交流群中,张艺这样的情况并非个案。
“大部分人,特别是文科背景的朋友,会给自己转行 AI 想象出一些困难。往往,他们会因为低估自己的能力,一直推迟去应聘的行动。”经过数月帮网友咨询,思敏感慨。在解答网友疑惑的时候,思敏最常说的嘱咐就是 —— 赶紧行动。
“因为目前这个行业刚刚井喷,会有很多新的围绕 AI 诞生的业务公司,随之而来,诞生了很多岗位。这些岗位目前对于从业资历和学历要求不高,我会嘱咐大家早点出手,不要犹豫,是因为担心因为行业发展和入局的人越来越多,用人供需关系改变,这些岗位对于学历和经历的要求很快会高起来,‘卷’起来。”
在思敏的建议和催促下,她的男友也转行进入了 AI 行业。男朋友之前是销售,转行 AI 跨度大,思敏建议他从 AI 训练师开始入手。男朋友用了四个周末学习,又用了两个周末就找到了工作,先后拿到了腾讯、百度等大厂的AI训练师岗位入职资格。目前,思敏的男友虽然薪资和技术难度层面和 AI 产品经理还有较大差距,但思敏认为,入行了总归是好事。
文科生入行 AI,最实用的另一建议是“曲线救国”。前段时间,一位有一个设计师咨询思敏 AI 转行意见,她在过往工作中对于 AI 文生图的研究很深,思敏建议她去找一些 AI 绘画类公司的岗位。
对于文科生来说,如果没有技术背景,或许可以在自己的本专业知识区去找交叉,瞄准 AI 公司的垂直场景应用需求,这些领域是文科生入行 AI 的良好跳板。
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专业背景的陈柳阳,目前在字节跳动做 AI 产品经理实习。入职字节之前,陈柳阳在智谱 AI 做过一段时间的指令工程师( prompt engineering)。
年前,陈柳阳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自己的“零基础上岸字节 AI 产品经理”经验贴。年后复工,这篇帖子的点赞、收藏量激增,每天都有几十个人给陈柳阳留言,这种情况持续了半个月。
与来咨询的人交流后,陈柳阳将文科生转行 AI 的门槛形容为“信息差”,就是大家不知道怎么做这个事情,不知道要去学什么东西。
基于这个需求,他开始通过社交媒体经营转行 AI 的深度付费咨询业务。有一位文史背景的同学经过他的辅导成功来到了一家 AI 公司做运营,工作内容和普通运营岗位差别不大,只不过运营的对象换成了 AI 产品。
图 | 陈柳阳在公司拍摄的科学园区夜景
AI 有关的岗位很多,但陈柳阳一般会和来咨询他的人说:“AI 行业它发展太快了,岗位之间的差距很大,但是行业内外的差距会更大”,陈柳阳发现,当自己真正进入到这个行业之后,才能了解这个行业里每天最新、最重要的信息,“先上车,再挑座位,先进入 AI 这个行业再说。”
乘上浪潮之后
成功上岸之后,张艺也停不下来学习。在她看来,文科生转行 AI 真正的功夫在入职之后。她自己、公司同事和整个行业,目前属于一同成长的阶段。
每天 6 点半下班,到家已经 8 点。迅速吃过晚饭,张艺就开始自习。这是入职的第二周,她还需要平安度过 3 个月试用期。
入职以后,张艺感觉自己能力有点匹配不上。不仅要去努力学习公司的现有产品和业务,还要学习公司准备推进的 AI 项目。不过,张艺觉得,先得到工作后再学习,并不难。“因为我觉得公司对 AI 的业务能力要求好像没有那么高。”
张艺就职的是公司的北京分部,公司开发的 AI 业务由总部主导。2 月份,张艺和公司总部的同事们开了一个时长 30 分钟的线上会议。会议用的是软件的免费时长。议程比较混乱,大家你一言我一句,30 分钟一到,会议断了。下一个会议链接建好,张艺刚准备入会,领导却跟她说:没事,不用再听了。
第二周要碰方案,张艺准备资料时,特意向领导索要文档资料参考。领导告诉她,这方面没有成型的方案模板,张艺只需要根据同事制作的原型交互,制作出方案即可。领导说得轻松、简洁、简单,但张艺却皱起了眉头。“他可能了解也不多,所以他也不知道这件事情的难度有多大。”她需要先去做一些竞品调研,和公司确定好方向后,再设计出项目的落地方案。
在张艺看来,这一行业本身也在生长期。自己、同事、公司和行业,在实际操作中,一起成长着。
“新的技术早晚会被掌握。”传播学背景的阿侬感慨。从互联网大厂内容策略与运营离职后,阿侬创办了一个 AI 工作室,与超千位 AI 行业上下游的人交流过。
深入研究过一段时间后,她认为 AI 的最关键的部分是数据。“它就是不同行业、不同垂类的数据,所以现在行业需要的不是懂 AI 的人,而是懂那个行业的人。”对于场景和用户的需求有深入的洞察和调研,才能更好地设计 AI 产品功能。“对 AI 的能力和对未来交互的想象,本身就应该是更颠覆性的。这种对于新东西的探索,需要非常多的想象和敢想敢做的劲儿。”
作为文科生,陈柳阳在大厂则感受到了自己和同届理工科背景实习生的巨大差距。整个大组里,只有陈柳阳一个文科背景实习生,其他实习生都来自计算机、通信、遥感、软件工程等专业。做同样一件事情,陈柳阳明显感觉比他人更难上手。
有一次,陈柳阳需要修改一则指导用户使用 B 端产品的文档,其中有一个部分叫生成签名,就是生成一段用于验证用户身份的代码。最终,陈柳阳向一位计算机专业背景的同事请教多次,才写出了那篇文档。
“这个东西可能对于学计算机的人来说,这就像是我们输入 QQ 号和 QQ 密码一样简单。”陈柳阳感慨,“但是对我来说太复杂了,我还要去学很多专业名词和函数,才能完成这部分工作。”
在工作中一边上手一边保持学习,对思敏来说也家常便饭。
遇到困难的时候,思敏一般会上专业论坛网站上学习经验,或者直接问 AI 有没有好的解决思路。
图 | 北京国贸商业区
晚上七点,思敏提交了当天最后一份文档,结束一天的工作。
她离开位于北京东三环的办公大楼,走入溶溶的北京月色之中。凭借着及时入场的关键一跃,她成功挤入了 AI 行业,对当下月入 2.1 万元的收入颇为满意。每天,依然有不同的人会在互联网上向她取经。有关转行AI的关键是什么,思敏仍旧坚持,是要在这个行业用人要求的资历、学历门槛没有“卷”起来之前,及早入局。
不断有新人涌入这个行业,在未来,或许在本行业需要经历更多竞争,又或许需要寻找下一个风口。思敏做好了准备。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北京狂轰 李嘉诚卖港口踢铁板 巴拿马出手了 |
2 | 川普最新表态:我不是故意的… |
3 | 中科院学者批北京反制政策“像打老婆” 结 |
4 | 川普最新表态:不会和北京签任何协议 除非 |
5 | 川普关税三个真正目的?企图心远超一般想像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