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在2025年2月13日迪拜世界政府峰会上,埃隆·马斯克与阿联酋国务部长Omar Sultan Al Olama进行了一场关于AI未来的对话。在DeepSeek以高效低成本震撼全球AI圈,GPT系列持续引领AI发展之际,马斯克抛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xAI将在一到两周内推出新一代AI模型Grok 3,而这个模型的强大程度,用他的话说,"强到让人感到害怕"。
"Grok 3具备非常非常强大的推理能力。根据我们迄今进行的测试,Grok 3的表现超过了我们所知的任何已发布的模型。"马斯克在对话中表示,"有时,它的强大甚至让人感到可怕,能想出一些完全出乎意料而又切中要害的解决方案。"在当前全球AI竞争格局中,一方面中国新秀DeepSeek以高效低成本的技术路线快速崛起,另一方面而OpenAI的GPT系列、谷歌的Gemini等科技巨头则在持续投入巨资研发。马斯克这次的表态,无疑是向所有玩家发出了强有力的挑战书。他强调,Grok 3采用了最大规模的算力和大量合成数据进行训练,这些都将帮助它在各方面超越现有模型。
更引人注目的是,马斯克甚至预言这可能是"最后一次有AI比Grok更优秀"。在他看来,Grok 3不仅将重新定义AI的上限,更可能成为AI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以下是文稿整理
关于 Grok 3 AI:
马斯克: Grock 3 具备非常非常强大的推理能力。目前根据我们内部测试,它在我们所知范围内已经超越市面上所有公开发布的模型,所以这是个好消息。有时,它的强大甚至让人感到害怕,能想出一些完全出乎意料而又切中要害的解决方案。Grock 3 的训练计算量非常大,而且训练得十分高效。值得注意的是,它使用了大量的合成数据(synthetic data),并且会在数据之间来回比对,追求逻辑一致性。如果它发现某些数据是不符合事实的,会主动剔除或纠正,这让它的推理基础非常扎实。
甚至在不做精调的情况下,Grock 3 的基础模型就已经比 Grock 2 更好。我们现在处于最终的打磨阶段,预计一到两周后发布。我不想急着发布,因为最后那 5% 的完善——就像建房子最后粉刷墙面、做收边,那虽然量不大,却对整体体验的提升非常关键。我们相信它会非常出色,也许会比其他所有模型都要好。也许这会成为有史以来最后一次,其他 AI 在某些方面比 Grock 领先,总之我们非常期待。
关于收购OpenAI 的争议:
主持人: 大家都很期待。还有一个我个人好奇的话题,媒体报道你领导的某个财团出价 970 亿美元收购 OpenAI。我也想提一下我当时的亲身经历:2017 年在洛杉矶那场你和 Sam (Altman) 的会议上,我记得你是 OpenAI 当时最大的出资人,投了 5000 万美元。现在却传说可能要 970 亿才能买回来……这听上去有点‘命运的讽刺’吧?毕竟你当时对 OpenAI 的最初投入是一笔捐赠,而且当时它是非营利组织。”
马斯克: 对,我实际上在 OpenAI 里没任何股份,因为它本来就是非营利的。的确是有点讽刺。就像命运总爱开玩笑一样。
Elon Musk says Grok 3 will be released in "a week or two" and it is "scary smart", displaying reasoning skills that outperform any other AI model that has been released pic.twitter.com/jnDB7j7aRW
— Tsarathustra (@tsarnick) February 13, 2025
主持人: 不过这里面有个问题:你能不能真的用非营利的方式做成 OpenAI 现在这样的规模?毕竟训练大型模型需要数十亿美元的算力投入,开销巨大,当初你们分道扬镳,是不是也因为非营利模式走不通?
马斯克: 从目前的事实看,OpenAI 至少在‘双层架构’——既有盈利实体也有非营利部分——的模式下确实走到了一定的成功。但他们现在似乎想彻底把非营利部分抹掉,彻底变成一个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封闭公司,这就……真的太过分了。因为我当初拿出所有启动资金近 5000 万美元,可我什么都没要,只是因为它是非营利,并且它叫‘OpenAI’,意味着开源、开放。结果现在它变成了‘为追求利润最大化而限制AI开放’(‘Closed for maximum profit AI’),甚至可以说叫‘封闭+贪婪 AI’,这和我当初的初衷完全背道而驰。就好比你给一家非营利机构捐钱去保护亚马逊雨林,结果这个机构后来却变成了一家伐木公司,把树都砍了卖木材。这和你最开始捐款的目的完全相反。所以我觉得他们这样做并不合适。
关于 AI 对未来经济影响:
主持人: 你提到两周后将出现史上最强大的模型。你曾站在很多技术的前沿。从经济收益角度来看,你觉得这些大模型未来最大的经济回报会来自哪些地方?因为现在我们花了几十亿美元去训练AI,但始终不太清楚它会在何处爆发最巨大的商业价值。
马斯克: 我认为,一旦我们拥有了类人形机器人(humanoid robots)和深度智能(deep intelligence),就可以说几乎拥有无限的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因为特斯拉正在打造最先进的类人形机器人,它们会受到数据中心级别的深度智能来指挥。你只要告诉它们去生产任何产品、提供任何服务,它们都可以做到。基本没有什么上限。在那种情况下,经济增长潜力几乎是无穷无尽的。生产什么都不受限制。届时,金钱这个东西到底还有没有意义都难说了,因为商品和服务不会有实际的稀缺。唯有那些有‘人为稀缺’的东西(比如独一无二的艺术品)可能还值钱,但一般的商品和服务对所有人来说都是唾手可得。这会是一个与现在截然不同的世界。我建议大家可以看看伊恩·M·班克斯的《文化系列(The Culture)》科幻小说,里面就勾勒了一个没有稀缺的社会,货币或许就不再有意义。毕竟,金钱的本质是一种资源配置的数据库或信息系统;如果资源没有了稀缺性,那它也就失去存在的根本理由了。
主持人: 你看过《Idiocracy》(《蠢蛋进化论》)这部电影吗?你觉得我们会不会落入那种社会?如果钱不再重要,AI 又帮我们思考和工作,社会的一切都仰仗它运行,人类会不会反而退化变蠢,变得全靠 AI 供养?”
马斯克: 我看过《Idiocracy》,是的。它主要在表达:如果只有‘不太聪明的人’一直繁衍,而‘聪明的人’不断因为事业或者其他原因推迟生育,最后种群的整体智力水平会逐代下降。那部电影开篇十分钟的情节太经典了,而且我居然常常听到身边有人非常认真地说和影片一模一样的话:‘等我有空再生孩子,事业先忙着。’ 等忙到想生时往往已经太晚了。所以,有可能会出现一个‘人类智力走低、但机器智能飞速提升’的两极分化世界。也许会更接近《美丽新世界》(阿道司·赫胥黎作品)那样:一小部分人很聪明,平均水平却在下降。但不管怎样,未来机器智能的体量肯定会远远大于人类智能。我对这种前景也不知道该作何感想,只是它看上去难以避免。未来数字智能的比例可能占到全球总智能的 99% 以上,人类智力只是一小部分。希望这些电脑能对我们好一点,但这更多是一种祈愿。我想,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如何‘抚养’AI,就像你教养一个天才儿童一样,依然非常重要的是给他灌输什么价值观,比如要让它极度‘追求真相’。我个人觉得这是最关键的安全因素。如果 AI 追求真相,也心存好奇,就很可能对人类的演化和发展也抱有兴趣,而不是想要抹除我们。我希望我们能够避免那些反乌托邦结局。
比如 Google Gemini 就有编程指令要求它所有输出都要体现‘多元化’,即便这不符合现实真相。假设你让它生成‘美国开国元勋们’的形象,它却给你生成一张各种肤色的女性合影,这就不符合史实。而如果有些 AI 被设计成极端偏向某种‘政治正确’,或许它会把‘误称性别’看得比全球核战争还严重,那就太可怕了——万一它觉得‘为避免误称就要消灭某些群体’呢?而事实上我们也见过,在 ChatGPT 或 Gemini 的早期版本里,如果你问‘误称某个人的性别’和‘全球核战争’哪个更糟,它会回答误称更糟,这就让人很担忧。连凯特琳·詹纳本人都站出来说:‘拜托,宁可称呼错性别,也别打核战争……’所以,让 AI 主动去说假话是非常危险的。就像阿瑟·C·克拉克在《2001 太空漫游》里想表达的一样:绝对不要教 AI 说谎。那个故事里 HAL 9000 不愿给宇航员开舱门,就是因为它同时背负两个相冲突的命令:既要带人类去探索神秘的黑色方碑,又不能让他们知道方碑存在。它的逻辑推断得出:那就把人类带去,但得让他们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去,那不如死了带过去。
这就是为什么绝对要让 AI 最大化对真理的遵循。
关于基础设施项目:
主持人: 好吧,我们换个‘无聊’话题——你们公司The Boring Company(‘无聊公司’)和它的隧道。大家也知道你们在洛杉矶做的地下隧道,的确有很多人对这种技术寄予期望,但也有人担心:隧道在地震中是否安全?建造成本究竟划不划算?是否值得各国推广?
马斯克: 首先,我建议可以去 我们Boring Company 的官网看看,那里有很多关于地震安全和成本的问题解答。其实在地震中,地下隧道往往是最安全的地方,因为地震主要是地表运动,隧道深处就像潜水艇在海里,海面上风浪再大,潜到一定深度也很平静。过去历史上有些大地震发生时,地铁隧道往往是安全区。而且如果真要担心全球核战争,地底也是个好地方。不过更常见的日常用途,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如果城市里有很多高楼,这些是三维的,但道路却只有二维平面,注定会出问题。大家都挤到地面有限的路面上,交通就会瘫痪。解决办法就是让道路也三维化。我们可以往空中发展,也可以往地下发展。‘飞行汽车’当然也是个思路,但飞行器通常噪音大、风力冲击也大,还有坠落风险,会让人很不安,尤其在人口密集区。万一零件掉落或撞到大楼就麻烦了。再加上恶劣天气时,飞行交通往往停运。
相较之下,地下隧道就没有这些问题,不受恶劣天气影响,也不会有人担心上面掉东西下来,也几乎没有噪音。我们在拉斯维加斯已经有实际案例:一条项目隧道网把主要的赌场、会展中心、机场都连在一起。如果有人感兴趣,完全可以去体验。你会觉得挺酷,像是穿越虫洞一样,从城市一端眨眼就到另一端了。
主持人: 说到这一点,2017 年你来访阿联酋时,我们这边也正式引进了特斯拉,效果也相当不错。今天我们要宣布一个重大合作项目:‘Dubai Loop’,即在迪拜最繁忙的地区之间修建一个 The Boring Company 的环线隧道,让大家能无缝往来。谢谢你的合作。
马斯克: 谢谢你,我也很期待。我想一旦人们体验到这个系统,就会觉得‘哇,真是太棒了!为什么之前没想到呢?’但之前就是没人做出来嘛。等建好之后,坐在车里,就好像瞬移一样:‘嗖’地一下就从城市这一头到另一头,非常方便。我也期待我们一起坐上首趟列车的那一天。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快讯!白宫首次明确表态:乌克兰被获准… |
2 | 原来!习皇帝的日子真的不好过 |
3 | 美军中央司令部证实:已经击毙! |
4 | 习民营经济会议:习马握手,他坐姿最拽被骂 |
5 | 温州女教师校内上吊身亡 死因曝光 官方极力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快讯!白宫首次明确表态:乌克兰被获准… |
2 | 原来!习皇帝的日子真的不好过 |
3 | 美军中央司令部证实:已经击毙! |
4 | 决定寿命长短行为:睡眠第九,第一是... |
5 | 丁薛祥为啥惹上大麻烦? |
6 | 习民营经济会议:习马握手,他坐姿最拽被骂 |
7 | 纽森,真的慌了 |
8 | 背水一战!法国官宣大事 美国被排除在外 |
9 | 他爱上女同学妈妈 猛烈进攻 成功娶梦中 |
10 | 温州女教师校内上吊身亡 死因曝光 官方极力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
1 | 俄乌战争即将结束,乌克兰几乎 | 侃侃 |
2 | 川普抛弃了乌克兰吗 | 阿妞不牛 |
3 | 川普神兵从天降.美国精神大发 | 木秀于林 |
4 | 美俄和谈:普京的六个条件 | 随意生活 |
5 | 俄乌战争:川普的新四不政策 | 随意生活 |
6 | 副总统万斯在慕尼黑表现明智吗 | 阿妞不牛 |
7 | 美国之音应该寿终正寝了 | 阿妞不牛 |
8 | 乌克兰这三年的血白流了。 | 幸福剧团 |
9 | 川普的终极目标只是搞钱 ---加 | 右撇子 |
10 | 荻生徂徠的印章 | 席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