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数码科技 > 正文  

7年前微软走对了一步棋!如今尝到了甜头

www.creaders.net | 2019-06-24 15:50:27  凤凰科技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自2012年6月在洛杉矶发布会发布的第一款Surface RT以来,Surface系列产品发展已有7年的时间了,经过了7年的发展Surface系列可以说开创了一个品类,之后有无数类Surface的产品发布。这个品类从最初的新奇,到不被看好,到现在成为常规的PC形态中的一种,在这段时间内Surface究竟经历了什么呢? 

7年前微软走对了一步棋!如今尝到了甜头

  初代Surface Pro的机身厚度!

  当时Windows RT给人的感觉并不像是一款全新的操作系统,更像是Windows 8的下位替代版。

  提到Surface RT就一定要说到Windows RT,相信很多人都对Windows RT这个名字很陌生。Windows RT是ARM平台下的独立版本,只能预装在采用ARM架构处理器的PC和平板电脑。

  当时的Surface RT无法兼容X86软件,只支持从Windows Store购买的应用程序。简单的说就是当时的Surface RT无法安装我们最熟悉的软件版本,例如平时我们习惯的Photoshop在Surface RT上只能使用PS Touch,甚至有些软件根本无法安装。Windows传统桌面应用无法在Windows RT设备上运行,Windows Store起步太晚,优质应用太少等诸多问题也注定了Surface RT的失败。

  初代产品的“失败”,并没有让微软停下脚步,2013年2月9日微软发布了第一代Surface Pro,与Surface RT不同的是,它搭载了完整的Windows 8操作系统,这次的Surface Pro不仅拥有Windows操作系统的特点,包括对传统x86应用的支持,同时还带来了全新的Modern操作界面以及新触控类型应用。它不仅适合用键盘鼠标操作,同样适合触摸操作。摒弃掉“蹩脚”Windows RT,改用用户较为熟悉的Windows 8系统,让原本创意较好的Surface又焕发出了一线生机。

7年前微软走对了一步棋!如今尝到了甜头

  不过,最初的Surface Pro因为续航时间较短(官方数据4小时左右),作为笔记本性能偏差,作为平板电脑Surface Pro的重量与体积偏大的问题,让一部分消费者对这种多形态的新产品仍持有怀疑的态度。后续微软发布的Surface Pro 2和Surface 2的市场反应也较为一般。但是在当时将便携性拉满,笔记本与平板电脑无缝切换的设计,也让Surface Pro拥有了一批拥趸。而且,这种新奇的设备受到了几乎所有OEM厂商的青睐。诸多厂商开始推出自家的2合1笔记本产品,并逐渐完善,一直到今天所谓的2合1品类其实都是在延续当年的思路。

  Surface系列的前几代产品看似没有被大众接受,但是根据当时市场的反馈,可以肯定一点:只要产品好用,这种“新奇”的设计理念是有消费者来买单的。所以未然看似失败的Surface RT、Surface Pro 2和Surface 2,实则为刚刚进入到个人PC市场的微软提供了相当宝贵的经验!

  转折点的出现

  在经历几次“挫折”后,微软推出了Surface Pro 3,而真正让用户接受这种2合1产品的转折点正是Surface Pro 3的发布,微软Surface Pro 3在2014年5月份发布,采用了比上一代更大的12英寸屏幕,并且Surface Pro 3机身尺寸为290x201x9.1mm,重量为800克,续航时间也得到了延长(官方数据为9小时续航)。

  Surface Pro 3的成功为Surface系列产品的后续发展指明了道路,3:2的屏幕、多角度支架、轻薄机身、长时间续航这些要素在之后的Surface系列产品中得到了完成的保留及发展,2合1电脑也真正的被市场接受。从此以后的Surface系列产品的设计理念也从未改变。

  2015年发布的Surface Pro 4相比上一代Surface Pro 3外表差别不大,改用了微软正方田子Logo的标志,搭载了Skylake系列处理器,减少了发热量,并加大了散热铜管面积,使过热问题得到改善,其中M3处理器版本移除了风扇。而且Surface Pro 4预装的是新一代的Windows 10系统。经过Surface Pro 3的改变,Surface Pro 4对于硬件的升级进一步的弥补了Surface Pro 3的缺点,自然而然的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而Surface Pro 2017在硬件上选择了第七代英特尔代Kaby Lake处理器(包括m3,i5,i7),并且i5和i3核心版本均有无风扇设计款,并且微软还推出了Surface Pro LTE版本。而Surface Pro 6与Surface Pro 2017相比别没有非常明显的变化,除了CPU升级为Intel第八代酷睿处理器以外,其他方面的变化微乎其微。

  微软Panos Panay表示,“如果我们必须每年重新设计产品,那显然意味着,我们还没有制造出一款出色的产品。”他说的好像蛮有道理的,但是!用户的口味是非常挑剔的,现在的Surface系列产品在各方便表现确实都很不错(可维修性忽略),但是经历了近4年,3款产品后(2014自Surface Pro3发布到2018年Surface Pro6发布),Surface Pro已经很久没有为用户带来那种让人眼前一亮的升级了,想想还是有些小失望的。

7年前微软走对了一步棋!如今尝到了甜头

  关于2合1笔记本电脑的猜想

  2合1笔记本电脑从最初的新奇且不被看好(苹果现任CEO蒂姆·库克在评价Surface?RT时说道:“我想你也可以设计一款汽车,能够在路上跑,也能在水上开,但是我并不认为这样的产品能够在两方面都做到成功。”),到现在成为被消费者所接受的常规PC形态,Surface系列产品一直都在提升。那么未来的Surface Pro又会有怎样的改变呢,我们来脑洞一下吧。

  这些年移动办公成为常态,那么网络问题也就随之到来了,为了解决笔记本电脑接入互联网较为困难的问题,很多厂商在早些时候就已经推出了LTE笔记本电脑内置eSIM卡,已达到随时接入移动网络的目的。不过与Surface RT相同,消费者对于LTE版本的笔记本电脑并不信赖。

  一方面因为移动网络的下载速度不稳定,还有就是高昂的流量费用让许多消费者望而却步,可以说目前的LTE版本的笔记本电脑着实有些鸡肋,实用价值不大。

  自2018年起5G就成为了热门话题,其凭借超高速率,超低时延和超高密度的特点,成为了受人瞩目的焦点,5G有远超4G的下载速度及稳定性,在用户使用体验上有了最基本的保障。并且5G的下载速度要远超4G,大额的流量包或不限流量将会是以后常见的套餐形式。如果这样,笔记本电脑的流量消耗也就不再是问题了。那么5G的普及会成为移动办公的重要转折点,而在移动办公方面占据优势的2合1笔记本电脑也许会成为,那个时代的新宠。

  并且5G的发展势必会推动云技术的进步,无线传输更加方便,资料上传下载更加迅速,云端办公将会成为常态,这样的话2合1笔记本电脑的优势将会最大化的展现出来。超高的下载/上传速度的5G,自然要与拥有超高便携性的设备搭配使用喽,由此看来,2合1笔记本电脑的变革现在才是刚刚开始!

   0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更多>>
1 何时打台湾?传习军委会议说了8个字
2 凄惨!中共最担心的事儿发生了
3 玩弄北京于股掌 习近平首度破天荒教训金正
4 突发!直升机坠毁 国防司令等10名高级军官
5 惊传:中共三中全会要抓正国级政治骗子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更多>>
1 余茂春惊人预告 习近平的噩梦要来了
2 突发:全球最大光刻机巨头爆雷 股价跳水
3 何时打台湾?传习军委会议说了8个字
4 凄惨!中共最担心的事儿发生了
5 玩弄北京于股掌 习近平首度破天荒教训金正
6 突发!直升机坠毁 国防司令等10名高级军官
7 火箭军又将大地震?习四个字批示
8 惊传:中共三中全会要抓正国级政治骗子
9 中国力推免签 2024第一季出入境人次破1
10 华尔街大鳄警告 它是一个“巨大的泡沫”
热门专题
1
以哈战争
6
中共两会
11
秦刚失踪
2
中美冷战
7
台湾大选
12
火箭军悬案
3
乌克兰战争
8
李克强猝逝
13
台海风云
4
万维专栏
9
中国爆雷
14
战狼外交
5
美国大选
10
李尚福出事
15
普里戈津
一周博客排行 更多>>
1 习近平一盘神秘大棋成就了大日 文庙
2 周傥:美国迫在眉睫的危险 万维网友来
3 速战速决 伊朗真乃大丈夫也 体育老师
4 达唐:故宫博物院遭公开举报 万维网友来
5 谁是中国人? 谢盛友文集
6 现代战争目的:摧毁战争意志 施化
7 日本电影《追捕》中的杜丘和真 弓长贝占郎
8 辛峰:特鲁多为什么不信加拿大 万维网友来
9 川普就是美国的毛泽东 右撇子
10 美国为何选择这个时候公布中共 山蛟龙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更多>>
1 川普就是美国的毛泽东 右撇子
2 警惕有人把民主党与共和党的关 karkar
3 美国为何选择这个时候公布中共 山蛟龙
4 周傥:美国迫在眉睫的危险 万维网友来
5 乌克兰呀,你太让人失望了! 山蛟龙
6 现代战争目的:摧毁战争意志 施化
7 谁敢买中共国的电动车? 山蛟龙
8 习近平一盘神秘大棋成就了大日 文庙
9 暴力,自由的唯一杀手 施化
10 去......化 山蛟龙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